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Linux下硬盘分区
阅读量:703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984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1  fdisk -l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

我的系统(Archlinux)下的命令效果如下:

由上面的图片可以得知该系统只挂载了1个硬盘,命名为sda,其有2个主分区,sda1和sda2,至于为什么这么命名,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博客:

显而易见,该硬盘有931.5GB的容量,共有1953525168个扇区(sectors),其中2048-2099200的扇区分给了sda1分区,2101248-1953525167扇区分给了sda2分区,

它们的容量分别为1GB和930.5GB,说明硬盘容量已经全部挂载,没有空闲空间了。

2  开始操作硬盘

 命令:fdisk  /dev/sdx

效果图如下:

这里可以输入m来看查看各种操作指令,如下:

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参数:

d     删除分区

l     列出分区类型

m   列出help

n    添加分区

p    列出分区

q    不保存退出

t     改变分区类型

w    保存后退出

3  更新内核硬盘分区表

命令:cat  /proc/partitions

作用:查看内核识别的分区信息

使用fdisk分区完成后,需要查看一下内核分区信息是否和我们的操作一致,效果图如下:

如果发现分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,这时我们不必重启,只需要用以下命令使内核重新读取分区信息(刷新):

#partprobe  /dev/sdx

4  格式化分区

分区完成后,紧接着就要给每个分区分配一种文件系统,这里介绍较为常见的命令mkfs,命令格式如下:

mkfs  [-V]  [-t  fstype]  [-options]  device

•-V:详细显示模式

•-t fstype:选择一种文件系统,Linux的预设值为ext2,可以指定为ext2,ext3,ext4,msdos,fat32,vfat等等

•-options:其他一些参数,如-c表示格式化过程中检查磁盘坏轨情况,-l bad_blocks_file表示将坏轨的block信息添加到bad_blocks_file文件中

•device:硬盘分区,如/dev/sda1

例如:

mkfs -t ext4 /dev/sda1

这句命令可写成mkfs.ext4 /dev/sda1

 

至此,磁盘分区基本结束,之后可以进行挂载等操作。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vachester/p/5635103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39.CSS3弹性伸缩布局【下】
查看>>
[javascript]图解+注释版 Ext.extend()
查看>>
我的前端工具集(七)div背景网格
查看>>
linux 下mongo 基础配置
查看>>
【Dubbo实战】 Dubbo+Zookeeper+Spring整合应用篇-Dubbo基于Zookeeper实现分布式服务(转)...
查看>>
JUnit单元测试中的setUpBeforeClass()、tearDownAfterClass()、setUp()、tearDown()方法小结
查看>>
java之jvm学习笔记六(实践写自己的安全管理器)
查看>>
Docker容器查看ip地址
查看>>
在PC端或移动端应用中接入商业QQ
查看>>
将python3.6软件的py文件打包成exe程序
查看>>
DataTable 排序
查看>>
大白话5分钟带你走进人工智能-第二十节逻辑回归和Softmax多分类问题(5)
查看>>
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
查看>>
使用httpclient异步调用WebAPI接口
查看>>
c++ 类的对象与指针
查看>>
SSTI(模板注入)
查看>>
rbac models
查看>>
[2615]传纸条 sdutOJ
查看>>
类图标注的使用范例
查看>>
NumberFormat注解 DateTimeFormat
查看>>